砥砺奋进 继往开来——改革开放40年来的保密工作
文章作者 发布人 机要保密科 发布时间 2018-12-01 访问次数 1601

                                                                        (转自国家保密局网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也翻开了保密工作的新篇章。40年来,保密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改革开放新任务新挑战,紧盯国际国内反窃密防泄密斗争形势,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制度机制、严格督促检查、加强技术创新,为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保密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作出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保密工作迎来重大机遇,取得了历史性发展。

始终坚持党管保密保密管理体制日益完善

党管保密是我国保密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做好保密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方法手段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始终不变,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发展。

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多次作出部署安排。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保密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党中央连续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着重抓好要害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保密工作。1997年8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决定,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越要做好保密工作。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就加强保密工作做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作出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的新决策、新部署,提出坚持党管保密、加强依法治密、加大创新力度、做好综合防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明确了新时代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在保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加强保密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是党管保密的专门组织。1987年7月,党中央印发专门通知,恢复中央保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并要求各省(区、市)党委、部队军以上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都要恢复和健全保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保密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保密组织机构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在机构编制、工作力量等方面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2016年,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就加强保密委员会建设、规范保密工作机构设置等提出明确要求,推动保密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保密委员会多次组织召开全国性保密工作会议,连续制定印发各类规范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全部实现保密委员会主任由党委(党组)负责同志担任,绝大部分省(区、市)设置了保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设置了保密委员会专职委员,各级党委(党组)及其保密委员会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协调各方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强化保密工作责任制,推动保密责任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是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抓手。1980年4月,彭真同志强调,今后再发生泄密事情,首先要追究负责主管同志的管理责任,其次是追究泄密者本人的责任。1997年,中央保密委员会制定印发保密工作责任制规定,明确了保密责任的具体表现和追责方式。2015年2月,党中央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对责任制规定进行修订,就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分管保密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分管业务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应承担的保密工作领导责任进行细化,要求将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有力推动了保密工作责任落实。

持续推进依法治密保密行政管理科学规范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我们党的一项工作方针,到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保密工作紧跟党中央部署,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发展进步,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国家秘密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健全保密法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推动保密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从1980年到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或转发了一系列关于保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涉及经济、科技、外贸、军工、边防口岸、涉外工作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初步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重点行业领域保密工作有章可循。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保密法治建设初见成效。1988年9月颁布、2010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标志着我们在依法治密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从此保密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保密法实施条例》《保密事项范围制定、修订和使用办法》等保密法规、部门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密标准相继出台,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保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推进保密工作依法行政。保密管理逐步从内部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是改革开放以来保密工作的一个鲜明特征。保密法专章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做出规定。为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进一步推进保密管理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2017年1月,国家保密局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保密工作依法行政的意见》,就落实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主体地位、明晰保密管理权责、规范权力运行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持续深入推进保密资质审批改革,建立完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权责清单制度、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全面提升保密工作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依法破解保密管理难题。把国家秘密定准、把涉密人员管住,始终是保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环境下,定密不规范、解密不及时,涉密人员身份复杂、保密审查不严格,网络攻击渗透、窃密泄密频发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定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网络保密管理日益成为制约保密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14年全国保密工作会议提出,打响“三大攻坚战”,切实强化“三大管理”。近年来,国家保密局组织研究制定《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组织开展保密事项范围制定修订和集中清理,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管理的制度措施,强化涉密网络分级保护、信息管控等全过程管理,依法破解“三大管理”难题,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创新发展道路保密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有些国家率先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窃密活动中,大肆窃取别国秘密。同时,现代通信、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保密技术防护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我国保密科技工作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勇往直前、乘势而上,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改革保密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保密科技研发力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密工作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保密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保密科技攻关力度,注重发挥市场在保密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保密科技创新活力。“十二五”以来,我们推动设立了一批保密科研项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好用管用的保密技术产品,解决了一批保密管理难题,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保密技术创新体系。2016年10月,首届全国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参展企业达512家,参观总人数达5万余人次。2017年9月,召开首次保密科技奖励大会,对20个获奖项目的37家单位、123名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广大科技人员与科研单位投身保密科技创新的热情越来越高。

二是推进保密技术研发应用,增强保密技术防护能力。改革开放初期,保密技术防护还处于“三铁一柜”(铁窗、铁门、铁锁、保密柜)阶段,远不能满足严峻的反窃密防泄密斗争需要。1989年11月,第一次全国保密技术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保密技术的规划设想。1996年7月和1997年7月,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分别制定印发“九五”保密技术工作发展规划及其实施办法,对发展保密技术的基本原则、保密技术装备、保密技术法规和标准、保密技术产品管理等工作做出全面部署。2017年6月,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下发保密技术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涉密载体销毁、涉密设备检测和维修维护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从“九五”到“十三五”,历经20余年的发展,保密技术装备规范配备已经初具规模,保密技术服务和测评体系日益健全完善,稳步迈向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是建设保密技术监管设施,提升网络保密监管水平。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境外敌对势力和情报机构纷纷将窃密的矛头对准我党政机关、涉密单位的网络。一些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保密知识、保密意识淡薄,违规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给窃密者以可乘之机。为切实强化保密技术监管,及时监测发现、严肃查处网络攻击渗透和窃密泄密行为,“十一五”末期,国家保密局开始组织建设保密技术监管平台,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保密技术监管平台体系,泄密案件线索发现能力全面提升,圆满完成多次中央重大会议活动保密服务保障任务。

加大检查查处力度压实保密管理主体责任

保密检查查处工作是维护保密法纪权威的“拳头”和“利剑”,也是检验保密工作成效的“探测器”。改革开放40年来,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依规严格开展保密检查、案件查办和密级鉴定工作,推动机关单位认真履行保密工作主体责任,严格各项日常保密管理。

一是深入开展保密检查,有力推动问题隐患整改。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机关单位保密组织尚不健全,保密工作力量比较薄弱,保密管理不规范、不严格,导致涉密文件丢失、被盗等事件时有发生。从1980年到1983年,全国范围内共开展了3次保密检查,起到了摸清底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积极作用,泄密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1989年至1999年,开展以贯彻落实保密法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近10次,保密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实现自查自评督查全覆盖,探索开展进驻式保密检查,对机关单位进行全方位的保密“体检”,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推动问题隐患整改,保密检查实现日常化、经常化,做到了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

二是严肃查处泄密案件,切实维护保密法纪权威。保密法颁布后,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泄密案件,当事人均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保密法纪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泄密事件查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相继修订出台,泄密案件查处流程日益规范、保密违法案件技术核查取证平台建设完成、大数据分析辅助密级鉴定系统开发进展迅速,泄密案件线索发现能力大幅提升,组织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依法维护了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三是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保密检查和案件查办情况,可以达到“惩罚极少数,警醒大多数”的积极作用。1997年3月,海南省破获了一起重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境外间谍分子盗窃、提供国家秘密的典型案件,新华社发布了新闻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播出了有关内容,各地区各部门组织了收听收看,表示要深刻汲取教训,强化保密管理。2011年,国家保密局组织查处了有关人员泄露宏观经济数据案件,并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和很多地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在年度全国窃密泄密案件情况通报和有关典型案件通报上做出批示,强调要发挥通报的警示教育作用,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严防泄密事件发生。

全面强化宣传教育保密思想防线越筑越牢

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体制机制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上,更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进步上。从最初的“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无用”到“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保密工作肩负着保人民幸福、保民族复兴的使命职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中央保密委员会历年工作要点都将加强保密宣传教育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1991年5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将保密法纳入国家普及法律知识第二个五年规划,从“二五”到“七五”,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保密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范围广、影响大、反响好的保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就进一步加强全国干部保密教育培训工作联合印发通知。2016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基地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机关、单位日常保密教育培训,推动保密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二是抓住重点人员,普及保密知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其他公务人员是履行保密责任的主体,也是保密教育的重点。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各级党委(党组)将保密法规和重要文件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将保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课程。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建设,指导各地区建设省(区、市)保密教育实训平台,组织涉密人员开展保密教育轮训,在全国组织开展保密委员会主任讲党课活动,510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接受专题保密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显著提高。

三是面向社会公众,提升保密素养。保密法颁布后,面向全民的保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迅速展开。1998年5月,国家保密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保密法律知识竞赛,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400多万名干部群众参与答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动保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利用互联网门户网站、《保密工作》杂志、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保密宣传教育,通过拍摄播放保密题材影视作品,出版发行保密主题书刊读物,讲好党的保密故事,弘扬优秀保密文化传统,普及保密法治知识,提升公民保密素养。

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保密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历练,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保密干部队伍。40年来,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默默战斗在保密战线上,成长为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的中坚力量。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锻造忠诚品格。保密工作的特殊职责决定了这块阵地必须由对党绝对忠诚的队伍来坚守。按照党中央部署,全国保密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要求保密战线全体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强化纪律规矩,打造廉洁队伍。“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保密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大保密工作者坚守党内纪律规矩,自觉划定行为底线,带头维护保密纪律权威。随着保密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履行涉密资质管理、保密检查、案件查处等保密管理职责时,拥有一些“显性权力”和“隐形权力”,面临一定的廉政风险。保密系统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三是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保密干部是做好保密工作的中坚力量,各地各部门加大保密管理、科技人才选拔、引进、培养力度,为保密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智力支撑。国家保密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先后推动设立多所国家保密学院,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保密教育培训师资库,在全系统分层级、分阶段地开展保密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保密干部业务能力,增强“八项本领”,努力适应新时代保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40年砥砺奋进,收获累累硕果。40年继往开来,谱写时代凯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事业迈着有力的步伐深入推进,保密工作也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保密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朝着转型升级的目标昂首挺进、阔步向前。

(作者为中央保密办主任、国家保密局局长 田静)